阴影
阴影 阴影
第05版:三乡
3  4  
八旬老兵反哺桑梓
有群艺人扎板凳龙头30多年
手机贴膜 指尖舞动时尚
“小热昏”艺人葛德刘
百业广场
收藏 打印 推荐  更多功能 
返回主页 | 版面导航 | 标题导航     
上一期  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      
3上一篇  下一篇4  
2013年2月25日     收藏 打印 推荐 朗读 评论 更多功能 
千祥镇后周村
有群艺人扎板凳龙头30多年
2013-02-25

  □记者 施顺辉 通讯员 马力中

  

  每逢正月初三,人们都还沉浸在春节的喜庆中,千祥镇后周村的李文荣、郑水深、李志福、马金弟、李金天、厉吉成等几位从事扎板凳龙头的师傅,就开始为元宵佳节而忙碌起来。

  扎板凳龙头得心应手

  蛇年第一座板凳龙头,来自磐安县深泽乡上亨塘村。这是一条新的板凳龙头,用全新的独块木板作灯板,长约4米,宽约20厘米,厚约6厘米左右。灯板制成后,村里的灯会组织就叫上年老的“彩头人”和青壮年负责“偷”灯头竹(俗称子孙竹),交付扎龙头师傅使用。

  扎板凳龙头需要五六个人分工合作。首先由篾匠师傅郑水深把子孙竹一段段破开,削成长短、粗细、厚薄不一的篾条;接着由李文荣、李志福、马金弟、李金天、厉吉成负责扎龙头支架。扎板凳龙头,这是一道繁琐的工序,而龙身就简单多了。大家分工合作,得心应手,不到一天的时间,惟妙惟肖的龙头支架就扎好了。第二天大家一起给龙头糊宣纸,用灯光将纸烘干并在其上绘画。绘画由李志福负责,他曾经是一位教师,年轻时由于勤学苦练,学得一手绘画、写字的本领,他先带头示范,其他几位师傅就照样子一起画。

  经过大家两天多时间的努力,一条栩栩如生的板凳龙就扎好了。接下来是给龙化妆,贴胡须、镶牙齿、装口珠、插花挂灯笼,在龙头的两边分别插上六面颜色不同的彩旗,上面绣着“风调雨顺”“五谷丰登”“国泰民安”“恭喜发财”等吉利词语,祈求今年全村平安吉祥。板凳龙的尾巴是条红鲤鱼,寓意“鲤鱼跳龙门”和“年年有余”。最后给龙身装上小型发电机,配上电线灯泡,一改以前用蜡烛点灯的做法,在明亮的灯光映衬下,龙灯显得更加威武,犹如真龙出世。 

  生意好呼吁文化传承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  如今70岁的李文荣师傅说,后周村迎板凳龙的历史悠久,据今已有百余年,他们这一代已是扎板凳龙头的第三代传承人。他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学扎板凳龙头,至今已有30多年,平均每年要扎五六座龙头,至今共扎了160多座。

  由于后周龙头师傅们扎的板凳龙头漂亮、威武、逼真,人们看了都喜欢,现在叫他们扎龙头的村庄越来越多,仅蛇年春节从正月初四到正月初九就接了6桩生意。高兴之余,他们也感到担忧:没有年轻人来学扎板凳龙头,即使出工资叫人来学这一行当,也是无人问津。他们呼吁不能让这一民间艺术成为“绝”活,扎板凳龙头的绝技应该传承下去,让它发扬光大。    

3上一篇  下一篇4  
收藏 打印 推荐 朗读 评论 更多功能 
东阳日报 三乡 05 有群艺人扎板凳龙头30多年 2013-2-25 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