阴影
阴影 阴影
第05版:三乡
3  4  
八旬老兵反哺桑梓
有群艺人扎板凳龙头30多年
手机贴膜 指尖舞动时尚
“小热昏”艺人葛德刘
百业广场
收藏 打印 推荐  更多功能 
返回主页 | 版面导航 | 标题导航     
上一期  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      
3上一篇  下一篇4  
2013年2月25日     收藏 打印 推荐 朗读 评论 更多功能 
“小热昏”艺人葛德刘
2013-02-25

  □通讯员 韦春森

  

  “我叫王老头,家住王山头,有名大块头,祖宗三代做馒头……”春节期间,南市街道廿里牌村民间老艺人葛德刘忙着为亲友们演唱“小热昏”(清末民初广泛流行于江浙沪一带的曲艺,又名“小锣书”,俗称“卖梨膏糖的”)经典剧目《王老头做馒头》,那带着浓重南乡口音的说唱,深受拜年客和左邻右舍的青睐。

  葛德刘,艺名“葛咯笑”,今年79岁,年轻时,二胡、笛子都会,曾在农村剧团里演过小生等角色,是我市唯一的“小热昏”老艺人。他只读过两年多书,20来岁就开始走江湖。30来岁时,葛德刘遇见了从嘉兴来东阳卖艺的“小热昏”艺人,拜他为师,步入了曲艺助卖梨膏糖的生涯。

  葛德刘卖的梨膏糖叫“百草梨膏糖”,制作工艺较为复杂细致,需经过煎液、浓缩、划切、包装等流程,干起来十分辛苦,“常常得熬到深夜,累得腰酸背痛。”葛德刘回忆道,当时大多数百姓生活条件差,虽然梨膏糖能治病,但买得起的人并不多。为了推销梨膏糖,葛德刘就四处奔波,大多是赶乡下集市或庙会,在村边市口占据一隅,立一个三脚物架,放一条四尺长凳和一只百宝箱,便张罗起买卖。他说唱的故事,如《呆大讲好话》《兄弟分家》《双女婿》《虎打武松》等令人捧腹;也有传统的戏文段子,如《梁祝》《红楼梦》《三盖衣》《天仙配》等。

  那年代,老百姓的文化生活相当单调,“小热昏”也就备受欢迎。“文革”时期,“小热昏”禁演。葛德刘迫于一家糊口,无奈只好在夜晚“地下”卖梨膏糖,说唱时删了插科打诨的段子,于是,“小热昏”失去了原本的魅力,卖梨膏糖的生意日渐萧条。随着家庭联产承包制的落实,“小热昏”焕发了青春。葛德刘结合自己卖梨膏糖的经历,创作了《王老头做馒头》,讲述了一个一辈子以卖馒头为生的“王老头”的生活变化和时代变迁。葛德刘只读过两年多村小,识字不多,创作剧本不是件容易的事,他不用纸稿,整个剧本打腹稿编写,藏在心里,全用东阳方言说唱,约3000字,每句的最后一个字都是“头”,全剧将近400个“头”,念起来富有节奏感和韵律美。他还根据形势的发展,配合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随时改动内容,像好媳妇奉公婆、劝君莫赌、驾车不喝酒、防火防盗、计划生育、反腐倡廉等。因此,不论什么时候,听起来都贴近民生,贴近时代,既亲切感人又具有教育功能。

  65岁后,葛德刘生活宽裕起来,农村的医疗条件也改善了,他就不再卖梨膏糖了,但他的作品《王老头做馒头》一直在演唱。尤其是近几年,葛德刘曾多次被邀参加各地文艺演出,还应邀到横店影视城作曲艺专题讲座,拥有不少铁杆粉丝。一次,葛德刘在南市街道横城村表演,“全场肃静,听得特认真,表演一结束,观众掌声雷动,齐声叫好!”横城村一位蒋姓大伯到槐堂村寿塔赶集卖番薯面条,碰到了葛德刘,就像见到了亲人一样,说葛德刘的节目唱出了穷苦百姓的心声,把许多人感动得流泪了,还执意送他几把薯面。

  如今,要是在什么地方遇见葛德刘,请他来一段《王老头做馒头》,只要心情好,即使没带道具他也会让你如愿以偿,因为“他把锣鼓、三巧板等道具都藏在嘴里了”,可以用嘴模拟演奏。

3上一篇  下一篇4  
收藏 打印 推荐 朗读 评论 更多功能 
东阳日报 三乡 05 “小热昏”艺人葛德刘 2013-2-25 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