阴影
阴影 阴影
第11版:社情
3  4  
上卢馄饨,在传承中求新
清理城市“肠道”
打牌生口角,不应该
司法来调解,很满意
安装水管
卖馒头赚辛苦钱
争地盘打架被拘
5月1日起,到六石派出所办证
建筑博物馆落户歌山画水公园
摩的司机失“坐骑”
摸黑外出找“替身”
不该让顾客花的钱,就不能花
收藏 打印 推荐  更多功能 
返回主页 | 版面导航 | 标题导航     
上一期  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      
下一篇4  
2014年4月28日     收藏 打印 推荐 朗读 评论 更多功能 
上卢馄饨,在传承中求新
2014-04-28

  □记者 郭钧衡

  

  春天的天气说变就变,22日下午3点40分,记者刚到上卢菜市场的“国清老馄饨”店落脚,一场急雨就“哗哗”地落了下来……

  一辆轿车跟着在路边停下,两名青年男女跑进了馄饨店:“老板娘,来两碗馄饨,一大一小的……”

  刚修葺好的上卢菜场在雨中显得格外清新。

  一天要用四五十斤肉

  前段时间,手机和网络上不时传出“上卢馄饨再也吃不到那种味了……”“上卢馄饨生意清淡了……”之类的感叹。为了了解上卢馄饨经营情况,记者有了这次上卢之行。

  还是那个地,还是那个菜场,与两个月前相比,映入眼帘的不再是那个黑洞洞、铁皮棚下沾满污渍的敞开式大菜场,而是充满现代气息的“大包厢”,地面、吊顶都进行了改造,分成熟食区和馄饨区。

  “6个馄饨店,面积大概都在40多个平方米,投票的底价是8万元,最高的投到15.2万元,我们这些店主都对未来充满信心。”47岁的金芬芳快人快语。

  作为“国清老馄饨”的老板娘,金芬芳已在这个市场卖了20年的馄饨,不仅经历过市场的变迁,更是接待了各地记者的采访,“我是上过浙江卫视的。”金芬芳很自豪。她告诉记者,多年的生意做下来,她发现一些顾客虽然恋旧,但很快会适应新环境的。“搬到新店来做生意,开始生意不大好,但这几天已恢复到最佳了,一天要用掉四五十斤肉。”

  记者向一位行内人士求证,得知一斤肉可包10多碗馄饨,如此计算,“国清老馄饨”店一天要销售500碗以上。

  还是那种熟悉的味道

  何荣昌是市音乐舞蹈家协会名誉主席,这天,他带了两个朋友专程来上卢吃馄饨。

  “不错,还是那种熟悉的味道。”老何说,自己不是美食家,老大远赶来吃馄饨,就是冲着上卢馄饨的名气和味道。

  上卢馄饨在一些食客心中,有着“全国第二大馄饨”的美誉。而在金芬芳等经营者的眼里,上卢馄饨的名气是几辈人做起来的。

  每天凌晨4点钟起床擀面皮,全手工活,因为手工擀出来的面皮韧性十足。接着,到肉店取头天定好的五花肉,手工剁好肉馅。下馄饨的锅,锅盖与众不同,杉木锅盖的直径只有锅口的三分之一,往下盖时,整个锅盖浮在水面上,与馄饨一起煮在锅里。烧的柴也有讲究,专用松木,因为松木含油量高,火旺,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,把馄饨馅煮熟。

  大约两分钟,馄饨起锅,撒上葱花、辣椒末、酱油、盐、油渣或炸面皮,一碗散发着特殊香味的小馄饨就摆在了面前。

  新环境具有时代气息

  “这次市场改造,我们原先用的馄饨挑子也进行了改造,外面包上了不锈钢,但烧法没改,所以味道没变。”金芬芳说,原先的馄饨挑子一天至少要清除3次烟灰,现在的不锈钢灶更卫生了。

  记者在上卢菜场的6个馄饨店转了一圈,原先那些黑乎乎的八仙桌和长板凳不见了,取而代之的是崭新的餐桌和塑料凳,除了传统的馄饨挑子改成不锈钢灶,水槽等都进行了更新,换上了具有时代气息的不锈钢水槽。

  “一眼望去很清爽。”何荣昌说。

  原先的敞开式食场与包厢式的新环境相比,更多的人喜欢现在的环境。在杭州上班的杜雷每次回东阳,都要到上卢吃馄饨。他说,敞开式食场环境杂乱,“冬天冻死,夏天闷热,吃着馄饨,还会担心头顶上有灰尘掉下来。”

  金芬芳接过话茬,说自己曾好几次受害,烧好的馄饨突然掉入灰尘,只能重烧。

  “你说哪个环境好?”杜雷反问记者。

  记者随机采访了10多个顾客,除了一名年轻女性说怀念敞开式食场的热闹外,其余的都认为新环境更佳。

  上卢小区一位负责人说,接下去,小区将结合实际继续改造环境,让上卢馄饨在传承中求新,得到更好的发展。

下一篇4  
收藏 打印 推荐 朗读 评论 更多功能 
东阳日报 社情 11 上卢馄饨,在传承中求新 2014-4-28 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