阴影
阴影 阴影
第12版:广角
3  
广角
王福高补鞋“三字经”
红与绿
老是一瞬间
的事情
冤枉钱
久违了的地铁
将军殿
收藏 打印 推荐  更多功能 
返回主页 | 版面导航 | 标题导航     
上一期  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      
3上一篇  下一篇4  
2014年6月23日     收藏 打印 推荐 朗读 评论 更多功能 
王福高补鞋“三字经”
2014-06-23

  □厉守龙

  他,补鞋年份长达半个多世纪,现年已八十有二,却仍乐此不疲地守着摊子。是什么让他对这个许多人不屑一顾的行当不离不弃?带着这个疑问,笔者近日趁一个雨天不是市日的时间,特地到上卢市基采访了他。

  他叫王福高,是上卢本地居民。虽个子矮小,其貌不扬,但耳不聋眼不花,看上去挺有精气神,比实际年龄要小得多。说话思路敏捷,条理清晰。因为他也曾经担任过原东阳县广播站通讯员,故相互早已熟络。没有客套,也无闲话,谈话直奔主题。足足两个小时的摊前谈话,提炼出来,可以概括为三个字:“信、进、爱”。

  信,即诚信待客。福高师抬起手中的一只鞋说:“作为顾客,拿鞋来补,总喜欢既要补得牢,又要美观,还想便宜点,这是人之常情。”因此,在补之前,他总要事先告诉他或她,这鞋应怎么补,需用那些材料,然后再谈价钱。当然,他开出的价都控制在市价内(都有明码标价),绝对不会多收。同样,他用的材料,也从不会以次充好。一旦修好,即交顾客当场验收。

  有时,发现顾客拿来的鞋破损面积较大,修补不合算,便建议顾客弃旧购新。而每每有生活困难的老人来补鞋,他则尽量把价钱压低再压低,甚至只收一点点成本价。“自己吃的是顾客饭,如果有一两次失信于他们的行为,等于自己砸了自己的饭碗。”福高师如是说。

  进,即与时俱进。随着时代的进步,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,鞋的式样也在不断地翻新,而补鞋的原料和工艺也得不断地跟进。福高师又饶有兴致地讲起了这方面的例子。如过去他胶鞋子一般都选用套鞋油即橡胶水,但此原料只适用于橡胶一类的鞋,且天热时容易脱胶。现在他选用的是上乘化学鞋用胶,此胶不仅适用各种鞋子,且胶性很强。再如,手工缝是他补鞋的一道重要工序。为了增强牢固度,他已先后改良了3次。最早使用的工具是偏钻,用猪棕做线头,用麻线缝补及上鞋。第二次改用空心钻,用两根还棉针、木棉线缝补及上鞋。第三次又改成了现用的钩钻,用锦纶胶线来缝补及上鞋,此种补鞋专用线是目前市场上最牢的一种。

  爱,即热爱本行。王福高于1962年从企业下放,后为寻找出路,他拜师学补鞋,一直补到今天。也从那时开始,他先后兼任生产队会计、大队出纳和村委会委员等职,因村里工作积极还于1996年入了党。村民对笔者说,他当干部时,托他办事总是很上心,而且尽力帮助办成。同样,他把上心为群众办事移植到了补鞋上。

  “你问我,为什么年纪这么大还不歇下来,因为补鞋不仅是我谋生的手段,也是自己为群众服务的另一种方式。你看,我天天都有这么一些老顾客,当然,还有新顾客,有时市日还忙不过来,所以,我实在舍不得离开鞋摊,趁现在自己还能动,我还想再守它几年哩。”王福高清瘦的脸上露出了笑容。

  临走时,他向笔者透露了一个心事:“不管在什么时候,总还有人要补鞋的,但补鞋毕竟是又累又脏的活计,现在的年轻人都不愿学这个,真担心这个行业会后继无人!”

3上一篇  下一篇4  
收藏 打印 推荐 朗读 评论 更多功能 
东阳日报 广角 12 王福高补鞋“三字经” 2014-6-23 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