阴影
阴影 阴影
第00005版:三乡
3  4  
半世纪坚持向英雄“拜年”
新闻是最美的遇见
上叶村民齐心修缮古祠堂
收藏 打印 推荐  更多功能 
返回主页 | 版面导航 | 标题导航     
上一期  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      
3上一篇  下一篇4  
2015年2月25日     收藏 打印 推荐 朗读 评论 更多功能 
2014年在《东阳日报》发表报道218篇
新闻是最美的遇见
访2014年《东阳日报》优秀通讯员特等奖获得者韦春森
2015-02-25
韦春森在优秀通讯员表彰大会上发言。 记者 胡扬辉

    □首席记者 吴旭华

    他从事新闻报道,担任“编外记者”11年,8年获得《东阳日报》优秀通讯员特等奖;

    他没有其他爱好,采写报道就是他的最爱,2014年在《东阳日报》发表了报道218篇!

    218篇,这个数据几乎可媲美全职记者的发稿量。这也是《东阳日报》复刊以来,单个通讯员年度最高发稿纪录。

    他就是退休教师韦春森,通讯员中为数不多的“独行侠”,因为他几乎所有稿子都单独采写。

2014年在《东阳日报》发表报道218篇

新闻是最美的遇见

访2014年《东阳日报》优秀通讯员特等奖获得者韦春森

    把新闻写到编辑心里

    11年前,因为教育信息工作需要,任教于南市街道槐堂初中的韦春森“下水”写起了报道。然而,没有经验的他屡试屡败,好不容易发表出来,却是一条不及百字的简讯,被他戏称为“番薯条”。他向教师队伍中的通讯员请教,认识到教育新闻报道面窄,稿件同质化严重,于是把目标从校园转向田野。靠着扎实的语言功底以及熟悉地情的优势,他以讲故事作为突破口,一篇篇散发着泥土气息的新闻频频见报,体量也从“番薯条”壮大为“豆腐块”。当年,他获得了优秀通讯员二等奖。

    偶然的机会,韦春森认识了画水镇的通讯员王会舜。王会舜暮年捧起相机一年发稿量达300余幅的经历,激起了他再度学习的欲望。靠着一架“傻瓜机”,他研究起新闻摄影,很快成了《东阳日报》通讯员队伍中的“双枪老头”。

    为了让作品见报,韦春森也蛮拼的。由于坊间对通讯员的认可度比较低,他常常遇到采访遭拒或敷衍的尴尬。遇上这种情况,他就采用迂回战术,托人引荐或另找对象;或作点情感投资,陪个笑脸,说些好话,或递上支香烟,事情因此往往出现转机。

    更多时候,因为野外采访,韦春森会陷于险境。

    2006年8月9日,韦春森一早就出门采风。途经南市街道石盆村附近,瞥见山坳里有一群山羊,他萌生了抓拍的欲望。然而,小小的“索尼”卡片机怎么也无法把如此远的镜头拉近。于是,他停下摩托车,提着相机往山上赶。谁知,羊群一边跑一边吃,韦春森累出了一身汗。他分析了羊群的动向后决定超前截拦,来个守株待“羊”。这一招果然奏效,不一会羊群过来了。但是“空山不见人”,没人的图片是难以见报的,不是说“新闻因人而生动”吗?韦春森扯着喉咙喊了起来,却见一只棕色牧羊犬闻声而出,吓得他转身就跑。由于慌不择路,韦春森跌进了茂密的荆棘丛中,被死死地拽住了,手臂和脖子拉出了许多条红杠杠。这时,出来一女子喝住那猛冲向前的狗,知道了他的来意后,同意让他拍照。第二天早上,这张照片就作为主题照见报了。而2007年10月9日刊发的《雨中即景》组照,他拍摄的照片所占篇幅最大,且是唯一的通讯员作品。那是头天台风“罗莎”肆虐时,他在东永线南午岭遇到邮递员楼文秀冒雨骑车送信送报,换了3处地点才成功抓拍的。

    勤奋之余,韦春森还好学不止。他拜报社采编人员为师,虚心跟着他们下基层采访,细心揣摩他们的每篇见报稿,精心推敲经由他们修改的自采稿。渐渐地,他对新闻采写越来越得心应手。面对新闻题材,他已能从容做到选取角度、架构布局,做到了“把新闻写到编辑心里”,修改率越来越低,命中率越来越高。

    为新闻不惜“三心二意”

    有了新闻,韦春森对家事、家人变得“三心二意”,休息天经常不着家,在家就是忙写稿子。但在新闻采访上,韦春森另有一套“三心二意”:热心、恒心、虚心;本意、随意。

    热心、恒心、虚心,好理解。没有热心,韦春森不会加入通讯员队伍;恒心的坚持,除了对这份工作的热爱,还缘于朋友的支持以及年复一年收获的成就感支撑;虚心则不断提升着他的稿件质量与数量。

    但本意与随意,才是韦春森区别于其他通讯员的秘密武器。

    在他看来,“本意”是指通讯员应该有“本”、有“根”,说白了就是要有一个提供稿源的“大本营”。韦春森的“本”在南市街道,那里26个行政村74个自然村都留下了他采访的足迹,他对那里的山山水水、风土人情、父老乡亲尤其是老弱病残者,了然于胸。他把目光更多投向了农村弱势群体,用新闻给予他们力量。

    2014年10月的一天,韦春森如同往常一样外出采风,跑了上百里,绕了一大圈,却一无所获。正想回家之际,他在西雅村附近看见两位年轻人斜背着塑料桶,拿着镰刀在杂草丛中边找边割着稀疏的谷穗。“这是谁家种的稻子,为何如此糟糕……”他踩着泥泞的田埂一步三滑地走去。经了解,这是一对来自江西上饶的夫妇,在这里承包了200多亩田种水稻。由于套种晚稻时,遇上天旱,又无渠水,种子刚发芽就被渴死。现在他俩割的是再生稻,肥料用了,虫也治了,可长得如此邋遢:割,连个小工的钱也拿不到;不割,烂在田里怪可惜。无奈之下,希望能有鸭子帮“割”,兴许可以收回点成本。回家后,韦春森写了报道《50多亩“再生稻”急找鸭子帮“割”》,刊发后引起了市畜牧局领导的重视,联系了养鸭专业户,南马镇一鸭苗孵坊坊主派人将2000多只鸭子送到田里,使这批再生稻颗粒归“仓”,挽回了经济损失2200元。

    韦春森说,自己之所以能刊发那么多稿子,除了守住本土,还在于“随意而为”:时间上不论春夏秋冬;空间上兼及四面八方;题材上巨细不捐;体裁上不拘一格,甘当“杂家”。67岁的他在吴宁二中任教两个毕业班的语文,为了新闻报道,他不仅没有节假日和双休日,而且11年来,他从不打牌、从不逛街、从不午睡,甚至不走亲、不访友。他说,这辈子,新闻就是自己最美的遇见。

3上一篇  下一篇4  
收藏 打印 推荐 朗读 评论 更多功能 
东阳日报 三乡 00005 新闻是最美的遇见 2015-2-25 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