阴影
阴影 阴影
第00006版:新市
3  4  
一场小刮擦
堵车一小时
烧酒师傅吕正华:15年产酒200万斤
“漂”在横店很开心
向抗战老兵致敬
打烊后捡到钱包 多方联系还失主
横店城管工作重视汛期特点
东阳市物价局公告
收藏 打印 推荐  更多功能 
返回主页 | 版面导航 | 标题导航     
上一期  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      
3上一篇  下一篇4  
2015年6月11日     收藏 打印 推荐 朗读 评论 更多功能 
烧酒师傅吕正华:15年产酒200万斤
2015-06-11

    横店镇上,活跃着一批传统手艺达人①

    编者按:他们大都年过六旬,十多年甚至数十年坚守传统手艺阵地,有坚持45年的理发师,有坚持10多年的烧酒师傅……在横店这片神奇的土地上,活跃着这样一批传统手艺达人,引来了无数敬佩的目光。从本期开始,我们将陆续走近这些达人身边,带你去看看坚守背后的那些故事。

烧酒师傅吕正华:15年产酒200万斤

    □记者 郭好进

    7日中午,横店镇烈光坞村一董姓农户家,成了临时烧酒作坊。村民们请来的烧酒师傅,正在这里为多户农户加工烧酒。浓烈的酒香,飘到了数幢楼之外。村民们说,用这种传统工艺烧制的烧酒,味道远比瓶装白酒好。

    烧酒的师傅叫吕正华,家住横店镇上东小区,熟悉的人都叫他吕师傅。

    董家院内,放置着吕师傅的宝贝:四个烧酒灶。清理残渣,清洗容器,上料……吕师傅和村民们一起忙碌着。

    吕师傅的烧酒灶,均为三格式:底下一格为加热格,内置一铁锅,下用柴火加热;中间一格为原料格,将几十斤高粱放在铁锅内;最上面一格为冷却格,用进出两根水管维持水温;成品白酒从冷却格下方一细管流出,直接流进地上的酒坛内,因温度过高,坛口用毛巾封盖。

    66岁的吕师傅从事这一行已有15年,由于他烧制的酒好喝,村民们信任,生意越来越好,规模越扩越大。一年到头,要么受邀上门服务,要么在自家烧制,吕师傅在年长他一岁的师母帮忙下,几乎没有空闲的时间。

    吕师傅原先在二轻系统企业上班,2001年,企业改制,工龄被买断。他回到村里,种起了高粱。因为喜欢高粱,也因为自己喜欢喝点酒,他想到了烧制高粱酒。自己家里烧成功了,就帮别人烧。这位1966年初中毕业的“老三届”,爱动脑子,做一行像一行,年轻时做木匠,手艺也是响当当的。看到烧制的高粱烧很受欢迎,而且农户种植高粱的意愿很高,他决定专门往这个方向发展。在原先利用农家锅灶烧制的基础上,他精心设计图纸,打造了一套三格式烧酒灶,拆卸方便,可以利用自己的摩托车运输。通过不断改进,这套设施越来越好用,出酒率高,酒的品质好。

    但仅有一个灶,远远跟不上村民们的需求。于是,烧酒灶从一个增加到两个,再增加到四个。设备一多,运输就成了问题。60岁那年,吕师傅毅然报名考驾照,并且一次性过关,顺利拿到了驾照。如今,他开着小皮卡,载着四个灶,副驾上坐着吕师母,早出晚归,四处为信得过他的乡邻们服务。

    吕师傅说,用传统工艺烧制烧酒,主要原料是优质高粱,如糯米高粱、东北高粱等;要将高粱蒸熟,再加入红曲、酵母菌等,通过2至3个月的长时间发酵,才能进入烧制这最后一道工序。别看烧制是在现在,其实,他的工作早在几个月前就介入了。一天一个灶可以消耗200公斤高粱,如果加点班,四个灶一天可以烧掉1000公斤原料,他们夫妻俩收取的,是加工费,干这活儿辛苦,收入也不错;一年下来,至少要烧20至30万斤高粱,产酒16至18万斤。他自豪地说,按15年算,自己烧制的酒少说也有200万斤了,夫妻俩烧酒的足迹,遍布横店、湖溪、东阳江、南马、马宅等地,大部分是老客户。由于名声在外,不少东阳城区、横店镇区的老板上门,到他家里求购,他家里常年存放着上百坛酒。吕师傅告诉记者,如今,一次性烧几百斤上千斤高粱的农户,不在少数;最多的一次,有个雇主,买了1万斤高粱,让他全部加工成酒。

3上一篇  下一篇4  
收藏 打印 推荐 朗读 评论 更多功能 
东阳日报 新市 00006 烧酒师傅吕正华:15年产酒200万斤 2015-6-11 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