阴影
阴影 阴影
第00009版:警法
3  4  
总有人成为老故事里的新主角
不让陌生女子贴近你
千里赴约会网友
误入传销陷阱里
收藏 打印 推荐  更多功能 
返回主页 | 版面导航 | 标题导航     
上一期  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      
3上一篇  下一篇4  
2015年7月16日     收藏 打印 推荐 朗读 评论 更多功能 
45天接到网络通信诈骗162起
总有人成为老故事里的新主角
2015-07-16

    □通讯员 蔡伟华

    7月14日,笔者从市公安局刑侦大队了解到,6月1日以来,我市公安机关共接到网络通信诈骗类的报警162起,涉及金额258万余元。民警提醒,陌生电话要慎接,自身信息不外泄,银行转账要核实。

 

    这里,笔者整理了几个案例,目的是提醒广大市民,引起大家足够的重视,防止类似骗局再次发生。

    案例一:盗用QQ冒充亲友

    6月3日中午12点许,六石街道的吴女士正在家中上网,她看到在外地上学的儿子QQ头像在跳动,点开后与“儿子”聊了起来。“儿子”说学校邀请到了某名牌大学的一位资深教授到他们学校办培训班,需要交1.8万元培训费,“儿子”还提供了“周老师”的联系电话。

    吴女士打电话给“周老师”核实,随后就按“周老师”给的一个银行账号汇去1.8万元。事后,吴女士的儿子回家来,才发现这是个骗局。

    民警提醒:嫌疑人事先通过盗号软件取得QQ账号的密码,了解受害人与被盗用QQ的关系,从而取得对方的信任,部分案件嫌疑人在盗用前与盗用QQ号码视频聊天,获取盗用QQ本人的视频,再利用视频迷惑受害人,使受害人深信不疑,取得信任后就提出需要借款、交补习费或培训费等,要求受害人汇款。希望广大网民在网络交流中尽量不要透露个人的基本情况,以免被不法分子利用。一旦QQ被盗,要在第一时间通知亲朋好友。

    案例二:给“领导”送红包

    6月15日晚上,在某单位上班的阿娟接到一陌生男子打来的电话,对方自称是阿娟的领导,他能准确地说出阿娟的工作单位和相关身份信息。“领导”让阿娟第二天到他办公室去一趟。第二天,阿娟刚想去“领导”办公室,没想到“领导”先打来电话,说现在他办公室里来了几个“大领导”,让阿娟先去买几个红包来。阿娟刚挂电话,手机又响了,“领导”称不需要去买了,他让阿娟直接把钱打进“大领导”的账号里。

    随后,阿娟收到“领导”发来的一个银行账号,她毫不怀疑就跑到附近一家银行的ATM机汇出了2000元。转账成功后,“领导”说太少了,又多次要阿娟汇款,结果阿娟一共汇出了3万元。之后,“领导”的手机就打不通了。

    民警提醒:市民接到类似自称是单位领导的陌生电话时,要格外小心,不要轻信来历不明的“领导”,尤其对涉及索要钱财的,要特别注意求证,以防受骗,并可拨打110报警。同时,市民一定要保护好个人信息,防止被不法分子利用。

    案例三:涉嫌洗黑钱

    6月12日下午,家住市区的王女士接到一自称是“张警官”的电话,说他们在云南抓获一个诈骗团伙,团伙“供出”王女士参与了“洗黑钱”,现 “警方”正在调查她,要求王女士配合调查。王女士听后既紧张又害怕,就按照“张警官”的指示,在一家银行ATM机上将4.9万元钱打入他指定的“安全账户”里,之后就再也联系不到“张警官”了。

    民警提醒:公检法机关在任何时候都不会通过电话、邮件等形式要求汇款,只会以当面交付正规文书等形式予以通知。一旦遇到这种陌生人的电话和短信时,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要理睬。

    案例四:银行账户积分兑换现金

    6月24日下午3点许,江北街道的小陈收到一条短信,称小陈的银行卡已满一万积分,可兑换10%现金。小陈不疑有诈,即按短信提示进行操作,结果事后他收到两条银行发来的被人从银行卡上转走了5000元的短信,一共被骗1万元。

    民警提醒:嫌疑人以账户积分换现金的形式,引诱人们登录虚假网站,然后填写自己银行卡账号、密码、验证码等信息以此达到诈骗目的。请市民们平时多看看报纸和电视、多听听广播,增强防范网络安全意识,提高防范知识水平,注意自身的身份信息及信用卡信息的保密。

 

3上一篇  下一篇4  
收藏 打印 推荐 朗读 评论 更多功能 
东阳日报 警法 00009 总有人成为老故事里的新主角 2015-7-16 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