阴影
阴影 阴影
第00005版:三乡
3  4  
吴锡华:一个不仅是“主持界”的传奇
忆李承仙
考察八字墙
收藏 打印 推荐  更多功能 
返回主页 | 版面导航 | 标题导航     
上一期  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      
3上一篇  下一篇4  
2017年6月14日     收藏 打印 推荐 朗读 评论 更多功能 
74岁开始在市广播电台录制《老吴讲故事》,一直讲到90岁,17年来,讲了6000多个故事——
吴锡华:一个不仅是“主持界”的传奇
2017-06-14

    74岁开始在市广播电台录制《老吴讲故事》,一直讲到90岁,17年来,讲了6000多个故事——

    吴锡华:一个不仅是“主持界”的传奇

    □通讯员 韦春森

    “老吴,在市广播电台兢兢业业主持《老吴讲故事》已经17年了。17年的坚守,每次节目前精心准备,尽心录制,让老吴和他讲的故事在我们心中有了深深的烙印。即便现在已经90岁高龄了,还依然用他深沉坚定的声音录制大家最喜爱的《老吴讲故事》,这在我们主持界已经称得上一个传奇了。”3日下午,在市“邮政杯”方言大赛(决赛)现场,吴锡华被经久不息的掌声推上了颁奖台,即将离开岗位的他被授予“特殊贡献奖”,全体参赛选手与观众自觉站立,向经典致敬。

    吴锡华,年轻时当过兵,曾在解放军某军部电影放映队从事文化宣传工作。从部队转业后,吴锡华到市电影公司就职,于1989年6月离休。4年后,被市老龄委返聘,其间有3年还兼任了市老年大学书法教员。2001年又被聘任为市广播电台《老吴讲故事》栏目主播。自74岁出道,17年来,老吴用东阳方言“翻译”了上万个外地词语或书面用语,自编自播了6000多个故事,圈粉无数,受众遍布城乡,《老吴讲故事》已然成了市广播电台最具人气的一档节目。

骑爆车胎找故事

    巧妇难为无米之炊,讲故事首先要有好的故事题材。“要讲好方言故事,方言固然重要,但关键还是选好故事题材。”老吴回忆,起初,市广播电台给了他一叠剪报,内容是反映东阳能工巧匠绝活的,如《马富进斗篮盛黄酒》《陈声远甩黄泥堆狮子》等。后来,老吴又选讲了《马坦》《东阳名人》《东阳村名》《东阳人民抗日》《横店大佛寺》等民间故事。但是,故事不能仅囿于当地,必须扩大收集稿源的半径。为此老吴向磐安、永康、浦江、金华乃至全国各地收集故事资料。

    老吴常骑着自行车,到社区、学校、老年活动场所采访,脍炙人口的故事《三个儿子不及两根耙子》的素材就是采访所得。此外,老吴还托亲戚朋友协助收集民间故事素材,后来他将目光转向故事书籍,多年下来,买故事书、订报刊杂志就花了万余元。当然,老吴更多的是骑自行车跑市图书馆“淘金”, 几乎三天两头跑图书馆,一看就是大半天,有时遇上好书,为节省回家的往返时间,就在附近买点小吃当午餐。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时,为讲好抗战题材的历史故事,他日以继夜,潜心研读了《东阳抗日战争史料》等系列丛书。

    “图书馆给了我大力支持,为我提供借书方便,使得我选择故事的余地变大了。”老吴不无感激地说,后来,市图书馆破例给了老吴“按需借书”的特殊待遇,一次可以借十多本甚至几十本图书,让他带回家里去看。

    在播讲历史故事时,为了尽量不出差错,老吴一方面查阅了多个版本的历史书籍,记下相关的出处和页码,以便日后稽考;另一方面,登门请教南京大学退休的历史系教授,给自己审稿把脉。

    17年来,老吴为了寻找稿源,收集故事,那辆旧自行车的轮胎都不知骑爆了多少次。有时为了拖车补轮胎,他往往累得汗流浃背,连吃饭都赶不上时间。

药壳当纸编故事

    收集到题材,只是讲故事的第一步。如何将人家的“米”炊成符合东阳人口味的“饭”?这还得大费周章。“书上的故事不是拿来就能用,必须经过二度创作,才能变成自己的故事。”吴锡华说。

    老吴的蒙太奇(剪刀加浆糊)功夫是相当到家的。拿到一份资料,老吴总要反复阅读,仔细琢磨,把不适合东阳风俗习惯或有损大雅的低级庸俗情节毫不留情地删除,然后楔入必要的衔接性文字,融进东阳元素,将其“勾兑”成百听不厌的方言故事。

    用方言讲故事的一大难题,就是如何将外地方言和普通话中的某些书面语“译”成通俗易懂的东阳方言。老吴虽然是土生土长的东阳人,“从母亲怀里便开始学东阳方言”,方言功底深厚,但是为了大家听他的故事能“句句落肚”,老吴每天都费心思去细细琢磨故事的叙事方式,每句话语的述说口气,力求使每个词符合东阳听众的口语习惯,“让一字不识的老人一听便明白,且很省力气”。

    有的词语,如“联系”“作怪”“然后”“因此”“紧张”“残忍”“传统”“冲动”等等,虽然一般的文化人已经耳熟能详,绝大多数听众也能听明白,但“土味不足”,听起来缺一点嚼劲。怎么办?老吴就穿街走巷,来到菜市场、文化礼堂、老年协会等地方“求学”,从市井中捕捉鲜活、通俗的语言。一次交谈中,一位老太太对老吴说:“他在家呢,你去和他碰个头,自个接触下吧。”这时,老吴顿悟,“碰头”“接触”不就是“联系”一词的方言“对译”吗?再如 “食饭”“寻找”“养病”等,如果各删去后边的字,譬如,“今天我请客,大家都到饭店里去食饭”,去掉“饭”字,只讲“食”字,听起来会更有亲和力。

    在老吴的家里,客厅的茶几和沙发上随处可见报纸和图书,高高的书柜里也摆满了各类图书,桌子上叠着《辞海》《汉语成语词典》等工具书,桌子下以及旁边更是塞满了书稿等资料。

    吴锡华与他老伴都年届耄耋,免不了要吃些药品什么的,而这些药壳(药品包装盒)就成了老吴书写故事稿的现成 “记事卡”。老吴说:“以前,我是用稿纸写故事,后来觉得这些药壳的反面都可以写字,丢了很浪费,就把它用起来了。”在吴老的家中,这样写满故事稿的“药壳卡片”已装了好多袋。

憋住咳嗽播故事

    自从接了《老吴讲故事》这档节目,无论严寒酷暑、刮风下雨,吴锡华始终兢兢业业。“过去东阳只有有线广播,线拉到哪里声音就传到哪里。如今通过发射无线电波就能让我的声音飞越高山平原,进入千家万户,我能不认真严肃对待吗?”17年来,老吴骑着一辆旧自行车,从城区最南面的时代花园(以前是东岘新村)到汽车西站,然后坐班车到江北许村,再走路到东阳广播电台上班。好长一段时间,道路没有修建好,遇上雨雪天气,地上坑洼泥泞,许村下汽车后,老吴就脱掉皮鞋,挽起裤脚,赤脚蹚水走过去,准时参加录制、播音工作。

    “一坐在录音室话筒前,眼前就仿佛出现成千上万听众在凝神收听广播的情景,我就会提振精气神,拿捏好音调。”老吴告诉笔者,在录制节目中,机器开始转动后,一点意外的声响就会影响播音效果。因此,这么多年来,为了保养嗓子,老吴不抽烟,还告别了爱吃的辛辣菜肴,“尤其是冬春时节要随时添加衣服。”有时不慎得了伤风感冒,播音时,不仅得憋住咳嗽、打喷嚏,还要避免“呼噜呼噜”喘粗气。

    一次,老吴病重在杭城住院治疗,想着那么多乡亲在等着听他讲故事,他就在医院的病床上收集、编写故事。没等疾病完全痊愈,老吴就要求提前出院,一回家就急忙赶到电台录制节目。

    乡音,能够增强故事的感染力,拉近与听众之间的距离,达到更好的宣传效果。老吴在播讲故事时,还不时插入一些当地的典故、俗语,使所讲的每个故事都“随乡入俗”。

    17年来,吴锡华已经播讲了6000多个精彩故事,其中的反腐倡廉、人间真情等题材,常被他列为首选内容。他所讲的故事,不仅是一笔宝贵的东阳方言遗产,更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中小学乡土教材,为宣传地方文化,提升百姓道德文明指数,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出了特殊贡献。2013年10月,浙江省委组织部、省委宣传部、省委老干部局授予吴锡华浙江省“最美老干部”称号。2014年12月,吴锡华又被浙江省委组织部和省委老干部局评为浙江省“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”。

3上一篇  下一篇4  
收藏 打印 推荐 朗读 评论 更多功能 
东阳日报 三乡 00005 吴锡华:一个不仅是“主持界”的传奇 2017-6-14 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