阴影
阴影 阴影
第00007版:健康东阳
3  4  
孩子不长个儿
试试小儿推拿
我市开展医共体全科医生培训
儿童哮喘
可以“不治而愈”?
开学季,如何预防呼吸道传染病
春季气温变化大
当心血管吃不消
春季,要留意精神疾病
收藏 打印 推荐  更多功能 
返回主页 | 版面导航 | 标题导航     
上一期  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      
3上一篇  下一篇4  
2018年3月16日     收藏 打印 推荐 朗读 评论 更多功能 
春季,要留意精神疾病
2018-03-16

    □通讯员 吴永胜 蒋晓峰

    “医生,精神疾病为什么一到春天就会波动复发,有时候药也是按时服用的,怎么还是控制不住症状?”每年春季,市第七人民医院住院病人就爆满。

    资料显示:春季是精神疾病高发的季节,这是一个不容置疑的客观现象。导致精神病的原因很多,比如家族遗传、性格、社会环境因素、外界不良刺激、躯体疾病等。其中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,就是冬春交替,引起大脑分泌的激素、递质紊乱失衡而引起的病情波动。在春天,白昼开始逐渐变长,食物增多,人的活动相对增多而睡眠相对减少。这时体内的激素或神经递质水平也会相应调整,让人们适应季节变化的生存节律。一旦激素或神经递质水平调整无法跟上代谢的节奏,就会引起精神病的病情波动。

    春季,如何应对精神病病情的波动加重?市第七人民医院专家提出了几点建议。

    首先,要做到严格按照医嘱规律服药。这段时间,切不可随意减量、停药及改换药品,留意药物的不良反应,带患者定期到门诊复诊。检查血常规、肝功能、心电图等。两年之内精神症状有波动或反复趋势者,进入春季还应适当加大药物剂量。对近3~5年临床痊愈的病人,可采用预防给药,待安全度过易发季节后再逐渐减量至停药。

    其次,应保证病人足够的睡眠时间。注意形成科学的作息时间,做到劳逸结合;鼓励他们加强体育锻炼,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;走向社会,勿以病养病,产生懒惰依赖心理。

    第三,应避免兴奋性刺激物质摄入。酒、咖啡、浓茶等刺激性物质要严格控制,尽量避免心理刺激,减少精神负担。一旦出现负面情绪,家属应给予关心,让患者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转移不良情绪,减少不良情绪持续时间。

    最后,监护人需留意病人的日常行为及情绪变化。出现入睡困难、多梦、睡眠时间减少;情绪不稳、焦躁不安、多疑害怕;无故不愿服药;性格改变,人际关系变得退缩、孤僻,对自己的事情不关心、不与人交往;生活习惯改变,变得懒散、不讲卫生,饮食无规律,不想进食或食欲大增,做事有头无尾等情况时,监护人应及时送精神科专科医院治疗,不可随意自行增减药物。

3上一篇  下一篇4  
收藏 打印 推荐 朗读 评论 更多功能 
东阳日报 健康东阳 00007 春季,要留意精神疾病 2018-3-16 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