阴影
阴影 阴影
第00005版:特刊
3  4  
身体力行为百姓服务60多年
严以律己 用行动彰显党员风骨
党旗始终在他们心头飘扬
紧跟党走,肯定不会错
收藏 打印 推荐  更多功能 
返回主页 | 版面导航 | 标题导航     
上一期  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      
3上一篇  下一篇4  
2018年6月28日     收藏 打印 推荐 朗读 评论 更多功能 
紧跟党走,肯定不会错
2018-06-28

    23日,在横店镇禹周小区,记者见到了82岁的老党员吴东金。去年给池塘打捞垃圾时,他不小心跌了一跤,腿脚行动有些不便。

    “听党话,跟党走,先致富,后共富,才有今天我们的美好生活。”作为一名有60年党龄的老党员,吴东金紧跟党的方针政策,为禹周小区的经济发展添了亮眼的一笔。

    1954年,17岁的吴东金开始参加农村工作。当时,政府号召成立互助合作组,他就当了小组长。鉴于互助力量不够大,随后又成立了禹周合作社,他担任社长。

    自此,吴东金开启了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奋斗之路。在从事农业生产时,他总是打头阵,带头干。寒冷冬日积土肥时,全靠人工挖塘泥堆肥。每到这一时节,吴东金总是第一个跳进冻人的冰水中,骑水车抽水,一簸箕一簸箕地挑塘泥。

    集体经济薄弱,老百姓辛苦一天只有2角3分的报酬,当时担任村党支部书记的吴东金带民致富的愿望十分强烈。每年春节时,他都召集在外能人乡贤举行茶话会,共商发展大计。在杭州工作的乡贤提出可以办家具厂,专做工厂家具,工艺简单易学;在山西的乡贤提出可以办车木厂生产手工艺品,他可以帮忙解决销路。自此,家具厂、车木厂、砖瓦厂……一个个工厂在禹周遍地开花,村里每个小组都有了资金买拖拉机,农业生产效率大幅提高。

    村里有了经济活水,百姓的生活水平也不能落后。吴东金又托在杭州工作的乡贤帮忙,弄了一台50K的变压器,禹周又率先通了电。

    有了电后,村里引进碾米机,办起了粮食加工厂。吴东金还带领村干部到杭嘉湖地区学习,每个生产队建造养蚕室,开始种桑养蚕。

    产品生产出来了,销售问题得解决。为此,吴东金又奔走各地跑销路,忙得不可开交。

    当时,禹周经济在整个乡里数一数二,村民不用出门,在家就有工作。

    然而,在村庄经济活了、村民富了的同时,吴东金却承受了不少压力,遭到了一些人的反对。有人说他不务正业,拖社会主义后腿。

    “我当时就不管别人的冷嘲热讽,一心想把村集体经济搞上去,让百姓日子过得有奔头。”吴东金说,自己从不抽烟喝酒,从不拿集体一分钱,自身硬就不怕别人说,而且老百姓支持他,他更要坚持干下去。

    改革开放后,这些人才恍然大悟,原来吴东金才是紧跟党走。1984年,因为带民致富的出色业绩,吴东金被调往横店镇工业部门工作,为横店镇的经济发展献智出力。当时,村民们不想老书记离开,他只得挨家挨户和村民解释说“我们禹周富起来了还不够,要让整个横店富起来。”

    就这样,吴东金奋斗的步伐又开始遍布横店。横店也因为各项经济同步推进,在短短两年时间创造奇迹,产值大幅增长,轰动一时。

    就在横店经济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期时,吴东金却选择退居二线,当时很多人劝他,苦日子熬过来了,好日子到了怎么不享享福。他说,为集体奉献了大半辈子,该为家里做点贡献了。原来,他一心只顾给老百姓找致富路,家里根本没顾上,还过着紧巴巴的日子。在吴东金的指点下,如今,子女们也创业有方,日子过得红红火火。

    当被问及带民致富秘诀时,吴东金说:“我文化水平低,只有一个优点就是脑子活,紧紧跟党走,肯定不会错。”

    本版文/图 记者 张庆 陈巧颖

    人物

    档案

    吴东金

    1937年出生 1958年入党

党员就得干实事

    25日,在莲塘小区,记者见到了张国华,今年70岁的他正忙着指导老年活动中心硬件更新、卫生清理工作。年纪大了,不再担任干部的他如今出任老协分会常务副会长一职,继续发挥余热。

    说起党员身份,张国华感触颇深,他出生于1949年,当时新中国成立,父亲为了纪念这一时刻,给他取名国华。

    张国华16岁结束学业后,回到莲塘工作,当民兵连长。30多岁时,他正式加入共产党,并成为莲塘小区的党支部副书记。

    有一次,他看到通往米塘狭窄的田埂路上,一农民推着独轮车慢行。结果,一不小心,连人带车翻到田里去。“要想富,先修路。我当时就想着有机会要修一条便民路。”不久,张国华就当了莲塘村主要负责人,他马上行动,为村里修了一条通往米塘的路。虽然只是一条泥路,可路宽了,平坦了,百姓出行方便了不少。

    第一条路修好了,可张国华的“筑路梦”才刚刚开始。当他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后,他更大施身手。当听说市里有道路修建补贴政策时,他多次跑市政府、交通局,了解政策。最终,在他的努力下,公共道路硬化工程开始动工。可没想到,当工程动工时,一部分民众不理解,没有意识到道路的重要性。

    “当时觉得有些心灰意冷,可我想到作为一名党员,就是要干实事,就不后悔。”张国华说,小区公共道路、休闲广场都是当时修建的,那时在周边也是数一数二的。如今,这里仍是热闹之地,纳凉跳舞的人不少。

    这些年,张国华退而不休,趁着身子骨还硬朗,就在老协分会任职,协助小区做好环境卫生整治等事务,管理好老年队伍。“活到老,干到老,党员的身份不能忘。”张国华说。

    人物

    档案

    张国华

    1949年出生 1984年入党

3上一篇  下一篇4  
收藏 打印 推荐 朗读 评论 更多功能 
东阳日报 特刊 00005 紧跟党走,肯定不会错 2018-6-28 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