阴影
阴影 阴影
第00004版:人文
3  4  
贰·繁复荟萃百样工
濒危非遗志
叁·堂灯璀璨五百年
壹·富丽堪比荣国府
收藏 打印 推荐  更多功能 
返回主页 | 版面导航 | 标题导航     
上一期  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      
3上一篇  下一篇4  
2019年2月12日     收藏 打印 推荐 朗读 评论 更多功能 
叁·堂灯璀璨五百年
2019-02-12

    明代正统年间,画水镇陆宅村平原自然村的祖先陆如铎勤俭持家,富甲一方。弘治元年(1488)遭遇饥荒,陆如铎出资赈灾,被朝廷赐予“将仕郎”之职。同年他发动家族兴建厅堂,历六年建成五进厅堂,取“仁义礼智信”的儒家五常,命名为“五惇堂”。在厅堂建造的同时,陆如铎就命人制作各种堂灯。其中春灯雕刻梅兰竹菊和四季花卉,作为五惇堂主灯的夏灯以三国人物和春秋时期孟尝君为主题,秋灯是形态各异的珠灯,冬灯则在羊皮灯罩上绘孝子图。最大的堂灯为六角形,高近5米,直径3米余,重500多斤。主灯用3盏大小不一的灯串成,宝盖上用琉璃珠串出行草书法“枝头好鸟,水面落花,流水文章”,灯片为料丝夹《西厢记》画面;六角各挂6盏小彩灯,并用琉璃珠串成集合了各种纹样的飘带与珠帘。整套灯需用蜡烛近千斤,换一次蜡烛需数人分工合作,费时费力。

    光绪三十一年,在五惇堂房长陆毓理主持下,费时年余对整套堂灯作了修缮,并增制了“兰花头”宫灯、小六片宫灯、竹丝带灯等。民国时期,五惇堂共挂灯4次,最后一次是1936年。次年,日寇全面侵华,平原自然村遭受日寇洗劫,五惇堂灯彩侥幸躲过灾难。上世纪60年代,村里重新张挂时,发现大部分堂灯已破烂不堪,勉强整理出的一盏大堂灯于1993年参加全市灯展时,引起极大轰动,时任市长的楼国华为之题匾“古灯藏珍”,馈赠褒扬。1998年,省有关部门邀请陆宅大堂灯参展,却因配件老化无法承受运输震动而作罢。时任村干部的陆枝通发动村民筹资30余万元,邀请工匠技师,奔走永康、义乌等地寻访旧灯料,历时7个多月,终于赶在2004年国庆节前夕完成修复工作。目前,五惇堂共存52盏灯彩。随着大堂灯列为非遗项目,陆枝通也成为大堂灯项目代表性传承人。随后,李宅、高城、前宅等村庄相继恢复了大堂灯。安儒村也恢复了部分堂灯以及“万人灯”,虽然肃雍堂大堂灯的“母本”因材料散失殆尽而不复旧观,但从灯彩遗泽中,依然可见旧时灯节盛观。

3上一篇  下一篇4  
收藏 打印 推荐 朗读 评论 更多功能 
东阳日报 人文 00004 叁·堂灯璀璨五百年 2019-2-12 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