阴影
阴影 阴影
第08版:大家
3  
大家
以新型经济业态引领东阳工业转型升级
科技创新助推经济发展
东莞经济模式对我市民营经济发展的启示
收藏 打印 推荐  更多功能 
返回主页 | 版面导航 | 标题导航     
上一期  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      
3上一篇  下一篇4  
2010年8月31日     收藏 打印 推荐 朗读 评论 更多功能 
以新型经济业态引领东阳工业转型升级
——永康着力发展“总部经济”对我市的启迪和思考
2010-08-31

  一、永康经济转型提升之路

  永康市是国内知名的经济强市,五金产业特色突出,贸易遍及全球,现有工业企业1万多家,其中规模企业637家,亿元企业83家,大中型企业63家,超10亿元企业4家。五金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高达90%,永康已是全国最大的五金产品生产基地和集散中心。

  随着土地资源的日趋紧张,永康企业逐渐向邻近的东阳、武义、缙云、金东、衢州、江苏宿迁等地转移的“外迁”现象愈演愈烈,目前散布于全国各地的永康籍企业家已不下10万人。基于此,永康市审时度势,提出“跳出工业抓工业、完善配套促工业”的新思路,通过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,建设“总部、会展、物流、通关和科技创新服务”五大总部中心,作为永康经济实现重大战略转型的主要载体。通过发展总部经济,吸引企业把行政、销售、核算和研发留在永康,降低企业生产过程的经营成本,巩固永康五金产业集群的核心地位;大力促进生产型服务业的发展,优化产业结构,提升城市形象;突破发展瓶颈,从“永康人经济”转化为“永康经济”,同时辐射带动武义、缙云等周边县市的发展。永康五金总部中心规划总用地600亩(第一期为200亩),规划建设期为5年左右,建造总部大楼、人才公寓、五星级酒店和相关配套设施,吸引500家以上企业总部、国内外著名企业分支机构以及大量的服务机构入驻,努力打造成中央商务区、经济核心区、精品新城区三位一体,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有机结合的中国五金总部中心。

  二、永康总部经济发展战略的现实意义及对我市发展的启迪

  总部经济的迅速崛起,使永康工业实现了“从创业型经济向创新型经济、数量型经济向质量型经济、资源型经济向集约型经济、生产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、成本型经济向价值型经济”的五大华丽转身。

  随着工业化、城市化进程的加快,我市和永康一样,均进入了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转型的关键阶段,普遍面临着资源短缺、环境压力增大等问题。落实科学发展观,转变经济发展方式,实现经济结构优化升级,提升我市在国内、全球产业分工中的地位,将成为我市实现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,而永康实践探索已经证明,发展总部经济不失为一条现实捷径。特别是从我市优势突出的建筑业、木雕业、红木家具、服装业、磁性行业等经济来看,导入总部经济模式,不仅可行而且已非常紧迫和必要。尤为可喜的是,我市已意识到这一点,并进行了初步的尝试,如正在启动实施城北工业新区建筑业总部基地项目,已完成一期征地和项目招商;江北恒耀总部基地项目一期投资5亿元,将计划引进100家总部企业等。

  三、加快东阳总部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

  一是理念创新。我市应以打造浙中地区区域性总部中心,打造具有新型高端经济特点的总部中心为目标,以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和构建适宜创业发展、生活居住的软硬环境为支撑,坚持市场主导与政府扶持相结合、本土培育与引进做强相结合、发展总部经济与产业项目经济相结合,加快现代服务业的衍生发展,努力建设具有一流影响力、一流竞争力的若干总部基地,尤其要重点吸引、扶持和培育与我市建筑业、木雕工艺业、服装业、红木家具业等特色优势产业相关的总部企业入驻,加快形成具有比较优势和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,力争经过5-7年的努力,建立起比较完善的总部经济发展环境、政策框架和服务体系。

  二是规划先行。我市要把总部经济列为长期的发展战略,并按照总部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要求,充分调动各方的积极性,加快构建分工合理、功能突出、配套完善、优势互补的总部企业区域布局。如白云重点发展商贸、专业市场、汽车4S、服装、物流等总部经济,江北重点强化金融、电子信息、会展等服务功能,吸引现代商业、金融、保险、咨询、证券以及各类中介服务机构入驻;城北重点发展建筑业、木雕工艺、汽摩配等总部经济,并设置科技成果孵化中心等生产性服务行业;横店主要定位为影视、旅游、磁性行业、休闲娱乐等产业中心,特别要吸引一批知名影视企业总部入驻国家产业实验区;南马侧重吸引永康五金企业总部进入机械功能区,对接好产业辐射。

  三是政府引导。借鉴永康等地促进总部经济发展的成功做法,抓紧制定促进总部经济发展的有关扶持措施,成立总部经济促进中心,细化促进总部经济的配套政策,形成政策合力。一是在税收优惠上,要在已有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的基础上适当放宽,制定《关于加快东阳总部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》;二是在办公条件上,规划发展“总部经济”的专门区块,并高标准配套“九通一平”,用于建造具有鲜明建筑风格特色的总部办公楼;三是在生活条件上,对引入的企业总部的领导、员工及家属子女在辖区落户、就业、就学等方面给予一定关照和减免;四是在金融服务上,给予总部企业优先信贷、融资、上门办公等个性化服务;五是在扶持机制上,制定入驻总部企业的认定标准。参照国内外通行惯例,合理划分总部企业类型,制定不同类别的总部认定标准。针对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优势企业,建立科学的梯度扶助机制,明确分类扶持政策。设立总部经济发展专项资金,结合“东阳人经济回归工程”,对企业集团总部迁入东阳的直接给予奖励。

  四是服务跟进。要有意识地加快开发区超五星级大酒店、现代都市休闲生态度假村等一批高端服务设施的规划建设;积极做好大型物流公司的引进工作,使东阳成为浙中地区物流集散中心;鼓励和引导外埠商业银行、证券、保险、信托等在东阳设立分支机构或办事处,加大融资模式创新力度,同时要大力整合扶持企业上市的政策和资金资源,支持总部企业利用资本市场进行融资,为总部企业的引进和发展提供良好的金融环境;要加大总部企业紧缺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,建立总部人力资源贮备库,尽快使东阳成为浙中地区的人才集聚中心、人才信息中心和人才配置中心。

  五是体系支撑。要着力构建“内聚外联”的总部经济支撑体系建设。实施与周边城市和地区优势互补、协调发展的区域发展策略,在营造适合自身总部企业培育、发展和根植的内聚效应的同时,积极“走出去”,进一步拓展市场空间和资源空间,延伸产业和价值链条,形成优势互补、务实互利和开放互动的总部经济外联发展态势。要抓紧推进总部经济信息平台建设,定期向总部企业发布我市发展规划、重大发展政策、重大项目投资信息,深入推进电子政务公开,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,为总部企业提供快速、便捷的商务、法规和政策信息等各类资讯。要深入开展“三城同创”“文明在东阳”思想道德建设等活动,努力造就东阳宽容的多元文化、多元梦想的城市性格,不断滋润丰富总部经济发展壮大的“土壤”。 

  (城北工业新区党工委委员、组织办主任 吕一兵)

3上一篇  下一篇4  
收藏 打印 推荐 朗读 评论 更多功能 
东阳日报 大家 08 以新型经济业态引领东阳工业转型升级 2010-8-31 2